吉林省清真寺——松原市宁江区团结街清真寺

来源:     时间:2016-11-09 13:09:26     【字体:

        2016年,吉林省有清真寺92座。其中长春市23座、吉林市17座、四平市7座、辽源市3座、通化市8座、白山市7座、松原市7座、白城市4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0座、长白山管委会1座、梅河口市3座、公主岭市2座。这92座清真寺分布在市区内17座,占清真寺总数的18.48%;分布在县(市)政府所在地33座,占清真寺总数的35.87%;分布在乡(镇)、村的41座,占清真寺总数的44.57%。

 


 

        松原市宁江区团结街清真寺  位于松原市宁江区团结街。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3080平方米,人口现有6000余人,其中礼拜者60人左右。现在的松原市宁江区是老扶余县城旧址。本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为了防预沙俄的入侵,康熙在这里辟设驿站并派副都统专城驻防。它是当时吉林西部与内蒙古科尔沁交往和农商牧贸的必经之地。是水陆交通枢纽。松花江从它的南、西、北三面环绕而过,是一片沃土宝地。它吸引了大批关内流民来此地谋生定居。自乾隆朝始,有很多回族流民,也纷纷来此地经商和开荒,携家带口到此地落户。据《吉林乡土志》记载,这些回回“来自鲁省者居多”,其次是来自河北等地。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里找到安居之所和归宿。

 

        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建了一座雄伟壮观的清真寺。地点是在扶余古县城西南隅回族人聚居的西南营子(也称回回营)中心地带。它东临南大街,南望松花江,占地3000多平方米。1966年夏天,扶余清真寺开始遭到“十年动乱”的破坏。五、六月份被造反派冲击,被定为“四旧”被砸,宗教设施、匾额和经书等,被付之一炬。直至1971年8月这座有200多年的依然很坚固的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大殿和遥殿被某些人随意拆毁,一座好端端的辉煌的清代古建筑,毁于一旦,留下了一堆瓦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以重新落实。1980年省政府拨款10万元给本寺,修复了水房、讲堂和对厅。1985年扶余县政府拨款10万元给本寺重新修建了一座新大殿和窑殿.现在的清真寺是于2008年6月动工,2011年6月顺利竣工。工程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主体工程为阿拉伯式大殿,附属工程水房和门市房。阿式大殿仿通化清真寺设计。总面积1620平方米,是一座圆顶三层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包天然石材宏伟建筑。在长方体楼顶中央有一尊用黄铜板(厚6毫米)铆制的硕大的拱圆穹顶直径8米,在圆顶中心立一根3米长的金属杆尖端镶着一个白钢削制的月牙造型,它是本大殿的至高点和标志。在长方体四角还有四根从下到上的石材抱柱至楼顶四角衔接四座宣礼尖塔,塔尖各有一个同是黄铜铆制的小拱圆穹顶与中央大拱相辉映,金光闪闪,美轮美奂。

 

        大殿三楼为正殿,高8米有20扇拱型塑钢窗,天棚中央有天窗、有莲花吊灯5盏和节能灯管若干。大殿西壁中间有米哈拉布拱门,其上和两侧镶阿文金字阿叶特。大殿西北角放着一尊用贵金属制造的镶古兰文饰的敏拜尔。棕色地板上铺着穆民刘星亮个人花钱3万多元从山西买来的长条毛毯。大殿宽阔明亮,可容四、五百人礼拜。大殿二楼是通上三楼出入大殿的枢纽。二楼有东门和T形走廊,其北南两侧有楼梯进出三楼大殿。二楼西侧有女拜殿,东侧左有教长办公评测财会室和寺管会等。二楼东门外有6米平台及护栏。南北有外部楼梯从院内通二、三楼,楼梯有护栏扶手。一楼与二三楼不通,是一处宽敞的大厅和库房,可作餐厅和车库等。在二楼正门外隔6米平台东侧并立两根横距6米的石材圆柱,柱顶也有铜板铆制的小拱圆尖顶,两柱间架一长方石刻巨形阿文匾额大都阿,阴刻刷金。其下方有一拱券门架饰。水房总面积563平方米。二层楼一楼男浴室二楼女浴室。大净淋浴小净喷头有阀门自动控制。水源是工程中本寺阿訇刘同才花了3300元自地下深井用水泵汲取地下无污染纯净水。水房还安置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器,保证全天提供热水。在二楼西侧还有一处面积120平方米的拜殿,可作冬季暖殿备用。在一楼西侧还有买宜台房和经匣架子房等。门市房在大殿和北讲堂北侧为临街商用出租房。总面积880平方米。可出租10家,每户上下二楼,每年可为本寺收入房租现金175,000元。阿訇:刘同才(教长)、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