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大讲堂】时代乐章丨全国首位!吉林科技创新的实力藏不住了

来源:     时间:2023-12-15 14:20:53     【字体: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我省宗教工作“三支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不断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省宗教局举办此次全省宗教工作干部(含宗教工作助理员、协管员)以及宗教教职人员线上培训,以线上大讲堂方式持续推送宗教政策法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故事和爱国事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等内容,培养遵纪守法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019年至今,我国共选举产生了561名两院院士。公开资料显示,2019—2023年度新增的两院院士中,吉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本硕博校友总人次的数量上,有33人次,并列全国高校首位。

    近日,两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再次让吉林大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吉林大学联合中外科学家获得高精度月球表面化学成分分布图;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公告,公示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吉林大学两项成果入选。两则喜讯,不仅展示了吉林大学坚实的科研能力和学科优势,更展示了吉林省科研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

    近五年来,从自然科学到哲学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吉林省良好的科教平台、人才政策,推动研究时有突破、成果层出不穷,彰显了吉林振兴发展的硬核实力。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我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升6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星光熠熠,2023年6月15日,“吉林一号”卫星以“一箭41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升空,“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实现“百星飞天”。长光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省商业卫星事业的先行者,通过持续创新,卫星重量越来越轻,拍摄精度越来越高。近日,“吉林大学一号”卫星完成了最后技术调试和检测,这是我国首颗具备“任意曲线非沿轨动中成像”和“计算重构高几何高光谱成像”能力的光学遥感卫星,其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鹰击长空,在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全球首创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亮相。这款新型无人机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制,采用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多旋翼”的气动布局,拥有80余项自主核心专利。除此之外,长春光机所研制出青绿荧光透明陶瓷填补该领域国际空白。

    鹏程万里,“中车长客造”闪耀杭州亚运会;一汽红旗、一汽解放新型氢能发动机先后问世。

    不止如此,吉林化纤集团25K—50K聚丙烯腈基原丝产能达到16万吨具备与国际领先企业竞争的能力;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制造和质量管理水平走在全球前列;长春百克生物首批国产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上市打破国外垄断……

    天道酬勤,才能厚积薄发。近年来,我省科研投入越来越大,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吉林才有了这样的发展变化和巨大进步。

    创新强则吉林强,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涌现各类创新策源地、人才集聚地、双创示范地。其中,位于长春净月区的吉林省广告产业园区,作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直以来积极践行国家及省市区的人才战略,以双创孵化助力人才发展,推动吉林振兴。

    加快建设“长春光谷”,长春新区动作不断。作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长春新区坚持以园区矩阵支撑产业集群发展,成功搭建了8个光电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平台,集聚长光卫星、希达电子、荣德光学、永利激光等光电信息企业360余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00多项,形成了“屏、端、网、云、智”全领域、高端化的光电信息制造能力,纯光电制造工业产值占长春全市一半。

    人才兴则吉林兴,每一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都凝聚着人才力量的支撑。近年来,吉林省锚定人才强省的建设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落实人才政策,制定出台了人才分类定级评定、安家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吉享卡服务和柔性引才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和相关工作细则,初步构建了“1+N”的人才政策体系。招贤纳士,博揽群才。全省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过去三年“吉人回乡”创业创新人数达到46.4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吉规模连续三年快速增长。

    近五年来,在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吉林省首创对全国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和人才引育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加快打造以长白山实验室、三江实验室“两室”,省科技创新研究院、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两院”为引领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方面,吉林省启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启动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首批10家试点单位转化职务科技成果102个、转化资金3775万元,超98%收益分配给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

    人才作舵手,科创展风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