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民族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来源:     时间:2025-03-27 17:38:31     【字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〇二一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全国各族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大的政治成果,就是顺应党心民心和时代要求,总结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一百多年来,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中心任务不同,民族工作的着力重点也有所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心任务:对外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对内消除民族压迫、民族歧视,谋求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进步。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团结各民族、建立统一战线,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基本框架,形成了民族工作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把发展问题引入民族问题的内涵,制定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重要主张,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民族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推向前进。党中央召开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第二次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第六次和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等,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制定出台专门文件,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二〇一四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深刻阐明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论断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中华民族首次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明确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二〇二一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归纳提炼了党的百年民族工作理论和经验,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二〇二三年,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明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二〇二四年七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二〇二四年九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族群众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得到巩固和拓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这条道路着眼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限度把各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条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保各族人民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人;这条道路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可以提炼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即: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这十二个必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考虑出发,强调要把握战略定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出发,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从共同奋斗的目标任务出发,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重点任务;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从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出发,强调要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和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深刻阐明了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方法,从民族工作规律出发,强调既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又要慎重稳进、绵绵用力。

    这十二个必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际与国内相关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既保持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一脉相承、又根据民族工作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既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民族事务的宝贵经验、又借鉴了世界范围内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既是观察民族问题的认识论、又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方法论,既是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大成果、也为我们巩固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做到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引领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这一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分析和洞察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规律、内生动力、未来趋势,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本源,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思想主张,又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判断、新的理论概括、新的战略安排,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力。我们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变化,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一重要思想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根据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的实践对党的民族工作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与民族工作的方方面面紧密相连,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事务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一百多年来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事务治理是世界性治理难题。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存在,就要处理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存在是一个长期历史现象,相应地,处理民族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是最成功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滋生蔓延,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进程。这一重要思想倡导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和深刻思考,为世界各国解决民族问题、治理民族事务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在民族工作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并不断健全完善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一个贯通历史、现实、未来的开放思想体系。随着时代发展提出新的课题、中华民族发展取得新的成就,这一重要思想必将随着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开拓前进而持续发展、日益深化、更加完善,必将推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也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续写新的辉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