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润教·线上大讲堂】吉林文脉丨伪满“经济部”旧址:从饱受争议的建筑,到救死扶伤的地标

来源:     时间:2025-03-14 14:17:09     【字体:
 

在堪称建筑博物馆的长春新民大街

道路西侧

高大而茂密的林木

掩映着一座褐色的建筑


相较于这条街路上

其他历史建筑精致的造型、丰富的细节

它的外观低调而内敛

甚至显得有些平庸


这座建筑

就是伪满经济部旧址

今日的吉大三院新民院区


 

          建筑档案

 

建筑名称:伪满经济部旧址

建筑坐标:长春市新民大街829

开工时间:1937717

竣工时间:1939731

建筑面积:10254平方米

设计单位:伪满营缮需品局营缮处

施工单位:(日本)清水组

现在用途: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白求恩第三医院)新民院区

文保级别: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饱受争议的建筑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

当时的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

被规划为重要的行政中心

一座座官厅建筑

在街道两旁建起

 

而这座建筑

不仅是伪满洲国统治时期

这条街路两旁的一院四部

最后建起的一座

同时也是长春十四座伪满官厅

较晚完成的几座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位于顺天大街中段

北望伪治安部

南邻伪交通部

 

建筑地上四层、局部五层

两侧还有三层的附楼

建筑整体造型对称而稳重

 

它的选材和施工

质量都很过硬

总计消耗了700吨钢材、6万袋水泥

动用工人214万人次

外墙的石材

取自本溪、吉林两地

屋面覆瓦

则采用奉天窑业烧制的优等品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资料图片

 

这座建筑的造型非常简洁

除了中间的主楼设有两坡屋顶外

其他部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仅用不同颜色的外立面予以装点

两侧外墙铺设深褐色外砖

中间部分则贴有灰白色石材

 

不过

相较于过硬的施工质量

建筑的外观设计

则饱受争议

 

支持者认为

它是东洋趣味的近代式建筑的代表

反对者则认为

这座建筑的设计太过简单、不思进取

 

言辞最为激烈的

是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赖特的弟子

日本著名建筑家土浦龟城

他用这样一个词

对于这座建筑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丑恶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资料图片

 

风雨如晦的历史

 

丑恶这个字眼

用于形容这座建筑

或许多少有些极端

但用于形容这座建筑当时的主人

则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伪满时期设立的经济部

是日本侵略者

掠夺中国各类重要资源的爪牙

1941年末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他们掠夺资源的手段更是变本加厉

 

1943

备受日本侵略者赏识

伪满经济部大臣阮振铎

炮制了《金属类回收法》

将铜、铁等在内的53种金属

一律列入征收范围

 

伪满洲国经济部内部 资料图片

 

由于铜是制造子弹的重要材料

对铜的征缴

也格外严格

 

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秘书

高丕琨曾回忆

伪国务院办公楼门窗上的铜拉手

全部卸下来

连伪国务院大门口

颇有点威势的大铜吊灯

也摘了下来

交纳出去了

 

为节约金属,伪满洲国后期开始发行陶币,主要材质为含铁量7%左右的红土 资料图片

 

寺庙大殿的铜佛、香炉、铜钟

百姓家中的铜锁、铜勺、铜壶

甚至家具上的金属构件

都被列入了征缴范围

 

皇帝溥仪也

不得不做出奉献

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回忆

 

首先把伪宫中的铜铁器具

连门窗上的铜环、铁挂钩等等

一齐卸下来,交给吉冈

以支持亲邦圣战

过了两天

我又自动地

拿出许多白金、钻石首饰和银器

交给吉冈,送关东军

 

不过

这样的掠夺

依然无法阻挡日本和伪满洲国的崩溃

19458

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土崩瓦解

伪满经济部的历史

也随即画上了一个不光彩的句号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照 资料图片

 

艰苦卓绝的重建


1946年秋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被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对口接收


几个月之后

这里又成为了

国民党新七军青年教导团的团部

被国民党军队修筑成为顽抗的据点


在战火之中

这座坚固的建筑

曾遭受重创


194810

长春解放之后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医科大学

决定派遣干部接收城内的

长春大学医学院

并以此为基础

组建长春医科大学

这座建筑

则被规划为未来的医院


然而

此时的建筑

已是满目疮痍

 

院内,被毁坏严重的后楼 资料图片


根据接收人员的回忆

迈进这片院落时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

是一幅极其破败的场景

院内多处建筑被毁

主楼也已损毁严重


接收当时

伪满经济部大楼门窗全遭破坏

皆用砖头或沙袋堵塞

一楼房间中央挖一大洞作厕所

楼内还有国民党兵尸体

楼外大院围着铁丝网

四角筑有碉堡

要将此破烂大楼改建为一所教学医院

实非易事


1949年春天

时任中国医科大学三所所长的杨智全

肩负起修缮这座建筑的重任

 

杨智全,曾任长春医科大学外科学院副院长 资料图片

 

杨智全带领队伍

拆除了国民党军队修筑的碉堡

修葺好建筑破损的门窗

在庭院里补种了花草与树木

……

历经8个多月的整修

这座损毁严重的建筑

焕然一新


19491119

医院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

长春医科大学外科学院

成为这座建筑新的身份

 

完成修缮后的医院走廊 资料图片

 

和吉大一院、吉大二院一样

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这所医院

也曾数易其名


19505

随着长春医科大学

更名为长春军医大学

它也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长春军医大学第三学院


19517

天津、上海、长春三所军医大学

分别被命名为

第一、第二、第三军医大学

它也随之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学院


19549

天津的第一军医大学

(前身为白求恩创建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

迁至长春

与第三军医大学合校


它因此再度更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

第一军医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建院初期,收治伤病战士的病房 资料图片


在此期间

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医院积极组建医务人员队伍

奔赴朝鲜战场


全国各地的医疗手术队

也纷纷抵达这里

为志愿军伤员提供救治


在那段血与火的年代

这座建筑见证了英勇的医务人员

为这场战争的胜利

所做出的无悔付出与突出贡献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医务人员 资料图片


救死扶伤的医院

 

1958

根据中央军委

关于军队支援国家建设的指示

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地方管理

先后命名为长春医学院、吉林医科大学


这所医院

也先后更名为

长春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

吉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1978

吉林医科大学

恢复白求恩医科大学的校名

这所医院

也随之更名为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1978年,白求恩医大三院挂牌 资料图片


几十年间

在这座建筑之中

曾诞生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医学成就


1956

成功完成国内首例

二尖瓣交界分离术


1957

孟宪民教授

成功完成国内首例肝极量切除术

开创我国肝脏切除三叶的历史


1960

完成国内首例低温阻断循环下

成功施行的心脏修补手术


1964

成功完成国内第三例、吉林省第一例

创伤性完全离断的前臂再植手术

获得了卫生部发来的贺电


1980

成功完成东北地区首例

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

……

 

孟宪民教授在手术中 资料图片


几十年间

一代代医务工作

者曾从这座建筑正门的台阶走出

迈向地震、洪灾、疫情的救援现场


更有许多人曾走出国门

前往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萨摩亚等国家

提供医疗援助

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

做出了积极贡献


悠长岁月的见证


20世纪90年代初

医院的主体

迁入了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址


在新院区的建设过程中

日方无偿援助了

价值26亿日元的医用设备

为了纪念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医院被命名为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

(中日联谊医院)

 

新院建设会议现场 资料图片


20006

原吉林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等5所高校

合并组建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医院也随之更名为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如今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该院的法人名称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

则作为校内名称和习惯用名使用

 

医院的新院区 资料图片


伴随着新院区的落成

这座古老建筑肩头的担子

减轻了许多


如今

作为医院的新民院区

它不仅继续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职责

也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


在相继被列入

长春市、吉林省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


2013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文物保护标识碑 资料图片


悠长的岁月

赋予了这座建筑以多重的象征


作为伪满洲国的经济部

它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

侵略与掠夺的见证

作为今日的中日联谊医院

亦是中日两国人民

友好与协作的结晶


今天

这座古老建筑

伫立在新民大街的一侧

仿佛仍在向我们倾诉

给人们以提醒

要正视历史、要面向未来

和平共处、世代友好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今天的建筑内部 资料图片

 

    参考资料:

    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 《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研究》

    《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

    《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史(1939-1989)》

    高仲礼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志(1949-2009)》

    于维联 《长春近代建筑》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官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官网

 

    来源:吉林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