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教派门宦——四大门宦

来源:《吉林省伊斯兰教概览》     时间:2016-11-01 16:42:57     【字体:
 

        明末之前,中国伊斯兰教既无派别之争,也无门宦之斗,除塔吉克族信仰什叶派和极少数维吾尔族人信仰十二伊玛目派外,其他都属于逊尼派。从教法教律上看,除新疆有少数人遵循沙婓仪教法学派外,其他都属哈乃斐教法学派。明末清初,随着伊斯兰教苏菲主义的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各自独立的大小派别和门宦相继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以格迪目、伊赫瓦尼、西道堂等三大教派和库布林耶、戛迪林耶、虎非耶和哲赫林耶等四大门宦影响较大。

 


 

四大门宦

 

        门宦是对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各学派及所属支派的通称。17世纪,苏菲主义各学派从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传入新疆,形成白山派和黑山派,通称“依禅”。18世纪以来,库布林耶、戛迪林耶、虎非耶、哲赫林耶(即穆斯林通称的“四大门宦”)等苏菲主义学派,通过海、陆两路,相继从阿拉伯、中亚以及新疆传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逐步形成了穆夫提、大湾头、大拱北、华寺、官川等支系。当时在回族地区传播的苏菲主义并无统一的名称,有的沿用渊源派别的名称,如戛迪林耶、库布林耶等;有的以念诵齐克尔(赞词)的声调高低命名,如虎非耶、哲赫林耶等;有的以拱北或道场所在地命名,如毕家场、北庄等;有的以创始人姓氏命名,如鲜门、张门等;有的以拱北众多、建筑宏伟而命名,如大拱北、华寺等;有的用地方政府的赐额命名,如穆夫提,众多的名称无一与门宦有关。

        门宦一词始自清中叶,据传甘肃临洮北乡穆夫提第六代教主马显忠(1736-1795),由清朝地方政府委派为“统领”,统管河州各教派,群众称其所管的教派为“七门八宦”,但这只是口头传说。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在河州知州杨增新《呈请裁革回教门宦》一文中始有记载。“门宦”一词的出现,逐渐被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苏菲主义者和一般穆斯林所承认,使回族等族中数目众多的苏菲主义派别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门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权利集中、辖区较大的、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组织形式,存在于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中。门宦教派中的派别,并不是一个时期同时产生的,也不是按照同一方式形成的。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各派别传入中国后,在西北地区形成了四个较大的学派,即通常所说的“四大门宦”。

 

        1、虎非耶: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隐藏的”、“悄声的”。因该门宦主张低声念诵赞词,故名。为中亚人穆罕默德·白哈乌丁(1318-1388年)所传,源于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约于16世纪由阿扎姆之孙穆罕默德·优素福传入新疆,北称为白山派,而阿扎姆的另一个孙子伊斯哈格也来到新疆叶尔羌发展势力,被称为黑山派。17世纪虎非耶分别从新疆和阿拉伯传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从新疆传入甘宁青者较多),经过二百余年的传播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许多支系门宦。主要有:毕家场门宦、鲜门门宦、北庄门宦、洪门门宦、凉州庄门宦、碱沟井门宦、丁门门宦、法门门宦等。各门宦之间互不隶属,各自其传授人,独立传教和行教。虎非耶在教义上属逊尼派,教法学上属哈乃婓学派。其主要教义和礼仪是:(1)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信仰的根本依据,遵行天命五功,重视隐修和默念“迪克尔”。(2)教内分为3级:最高一级是“穆尔希德”,称太爷或教主,被认为是得道者、导师,具有“吾里”(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派高级教职人员的称谓,主要指道行品级较高,并能显示奇迹的长老)的品级,并能显示各种“奇迹”;次一级是“海里凡”,即“穆尔希德”的接替人,被认为是办教门的人,具有“谢赫”的品级;再次是上述两者的忠实信徒,称为“穆里德”,即追随者,被认为是学习教门的人。(3)实行教主制。(4)随着教坊的增多,将若干教坊联为一体,由教主指派“海里凡”主持教务。(5)教主被认为生前能显示各种“奇迹”,是引领教徒走上正道的导师,逝世后尊信者为其修建拱北,进行祷念。(6)教众要给教主奉献钱财和礼物,名曰送“海迪耶”。 教众主要分布于西北各地,尤以河湟地区为最多。

 

         2、戛迪林耶:阿拉伯语音译,源于其创始者阿卜杜勒·卡迪尔·吉拉尼(1078-1166年)名字中的“卡迪尔”一词。创传于12世纪,盛行于巴格达,是苏菲派中较大的教团之一。清康熙初年,一自称穆罕默德29世后裔的和卓·阿卜杜拉将该教团苏菲学理首先传入甘肃、宁夏、青海。后分化为3派,以为祁门,二位鲜门(后改宗虎非耶),三为马门(即云南马所传)。戛迪林耶在教义上属逊尼派,在教法学上属哈乃斐选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与其它苏菲主义学派有明显区别。在尊奉《古兰经》和圣训的同时还主张必须静修参悟,否则不能达到认主近主的目的。戛迪林耶的各代道祖被认为是“古土布”(轴心),是出家修行者的引路人和导师,他们是各种“奇迹”的显示者。道统继承者由前辈导师从出家修行者中指定。出家人分为3等,第一等必须是童子出家,并且要经过长期的巡游行乞,以及裹腹苦练和入山修行;第二等是“清廉人”(亦称“勤练人”)或计较人,他们可以是童子出家,也可以是半路出家,但只限住拱北修行,不再巡游行乞或入山修行;第三等是拱北的当家人或主持人,主持教务与修持兼而行之。戛迪林耶一般都要早晚敬香和默念“迪克尔”。该派的清真寺实行单一教坊制,阿訇由教众选聘,是一坊的宗教领导人。教众主要分布于西北五省(区)和四川等地,约有20万人。

 

        3、哲赫林耶: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公开的”、“高声的”,引申为“高声诵念迪克尔的”,故有“高念派”之称,与“虎非耶”(即低念派)相对。16世纪经中亚传入新疆莎车、喀什等地区。1744年由马明心(1719-1781年)传入甘肃、宁夏、青海。哲赫林耶尊奉逊尼派教义和哈乃斐学派教法。它是在吸收、融合戛迪林耶和纳格什班迪教团修道理论与诵念“迪克尔”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教义主张是:“敬主赞圣、遵经从训”。在教乘和道乘的关系上,主张先“教乘”,后“道乘”,认为没有“教乘”作基础,“道乘”也不复存在。同时“道乘”修持只限于少数有条件、有决心的继承人,不要求一般信众都做道乘功修。该派早期反对利用宗教聚敛财富,主张清真寺庄严肃穆,反对彩饰华丽。由于历史的原因,该派还形成了较为强烈的“为主殉教”的观念。哲赫林耶派从1745年始传至1949年,历经两姓(马、穆)、三家(阶州马、平凉穆、灵州马)、四个分支门宦(沙沟、宣化岗、南川、板桥)。共传7代教主,依次为:马明心、穆宪章、马达天、马以德、马化龙、马进成、马元章。教众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及云南、贵州等13个省区,最多时达到20多万人。

 

        4、库布林耶:阿拉伯语音译,源于13世纪波斯苏菲派哲学家纳吉姆丁·库布拉维所创的库布拉维教团。又称张门或大湾头门宦。据史载,第一个将库布林耶传入中国的是一位名穆哈伊丁的外籍传教师,曾3次来华传教。库布林耶派属逊尼派和哈乃斐教法学派,其教义及礼仪主要是:以《古兰经》、圣训为信仰之本,遵行五功和静修参悟修持,静修分40天、70天、120天不等。该派共传11代,依次为:穆哈伊丁、艾哈迈德·凯比尔·巴格达德、艾布·奥斯曼、哈桑牙尔、艾哈迈德·伊玛目丁、哲马鲁丁、和卓·赛义德·阿拉乌丁、巴哈乌丁、伊斯玛仪·张明义。该派的拱北有:东乡大湾头拱北(为穆哈伊丁及其后裔艾哈迈德·祝奈吉·纳格什班德·巴格达迪等的墓地);康乐草滩拱北(为布孜勒克·叶尔狐白及其后裔的墓地);兰州骆驼巷拱乐拱北(为四川太爷后裔的墓地)。教民主要分布于甘肃临夏、东乡县、康乐县及兰州等地。

 

门宦的特征

        尽管各门宦在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共同特征:1、崇敬教主。2、为门宦创始人、掌教人及其家族成员、门生修建墓冢—拱北。3、有严密而又系统的道统继承制。4、重视道乘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