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度关键词

来源:     时间:2025-01-08 15:03:37     【字体: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回望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频破圈,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时时上演。这一年,民族工作领域盛事多、大事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选、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奋斗足迹书写团结奋进的2024年新篇章。

 

岁末年初,道中华平台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和清博智能平台,从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视频平台和论坛等多个渠道,综合考量各传播渠道的权威性、受众信任度、覆盖面以及原创性等关键维度,从全网海量信息中精选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年度关键词。

 

0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一项重大原创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20236月,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2024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宁夏、青海等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断走深走实。619日,总书记在宁夏银川考察时指出,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618—19日,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927日,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4年,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在西藏、河北、湖南、广东等多地开展宣讲。

 

 

02【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来到长城花园社区,深入了解社区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等情况。2024年,国家民委持续开展各族青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0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20248月,教育部、国家民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国家民委组织全国民委系统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活动。9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04【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的总和,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2024年,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族工作部门联合主办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在云南、浙江、江西等地举行,活动由道中华文宣平台面向全网直播,以文艺汇演、展览展示、体育活动等形式有形有感有效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0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122日至30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本届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以团结奋斗、扬帆征程为主题,近万名各族运动员参赛。本届运动会实现了两个大团圆的突破。一是实现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香港、澳门首次组成代表团参赛,在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首次实现各地区代表团大团圆。港澳台运动员与全国各族运动员同场竞技、共享盛会,在运动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实现所有比赛大项参赛运动员民族成份大团圆。首次将汉族运动员扩大到个人项目,其中部分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不限民族成份,实现了所有比赛大项参赛运动员民族成份大团圆,更加凸显运动会这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示范平台的重要作用。

 

 

06【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927日,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活动,352个模范集体、368名模范个人受到表彰。12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8位模范代表讲述团结奋斗事迹。

 

 

07【互嵌式社会结构】

 

21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要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123日至4日,国家民委在广东深圳召开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现场推进会。

 

 

08【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

 

7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出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09【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4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国家民委党组先后赴西藏自治区等地,就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精神,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深化对口支援、定点帮扶,深化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等进行调研。

 

 

10【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229日,由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发行。概论教材共1640余万字,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成就。10月至12月期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16讲,陆续在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播出。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截至202412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累计观众超过27万人次,2100余件古籍和文物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中华文明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动再现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为观众铺展开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1216日,由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中国博物馆协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展示研讨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

 

 

12【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位于北京市西单繁华地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内,是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由国家民委联合北京市共同建设的体验馆。该馆依托蒙藏学校旧址承载的党的民族工作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出以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史为主题的展陈及民族文化体验项目,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示范项目。2024年,成功举办了四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每期由两个省份联合承办。参与承办的省份包括四川、河南、福建、宁夏、浙江、青海、陕西和湖南,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3【多元一体在新疆】

 

6月,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系列学术活动顺利举行,以中央民族大学在莫尔寺考古发现切入,紧扣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展示新时代中国新疆形象,举办地点安排在境内外高度关注的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喀什。《多元一体在新疆》英文稿件被美联社等400余家海外媒体网站转载。论坛结束后,相关讨论仍在持续,碎片化传播效果好。

 

 

14【民营企业进边疆】

 

2024年,由国家民委、全国工商联联合指导的民营企业进边疆活动分别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广西、新疆等地展开。活动号召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边疆地区建设,促进边疆地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

 

 

15【共同现代化】

 

5月,国家民委印发共同现代化试点名单通知,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等15个市、县开展共同现代化试点。国家民委共同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定全国首批共同现代化试点以来,各试点地区着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道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