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国画中道教仙山图像探析

来源:     时间:2024-09-03 14:44:11     【字体: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道教仙山是国画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仙山是神仙居所,“上有三清天,下有洞天福地,东有海上三神山,西有昆仑山”。(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国画中关于仙山的图像相应地分为两种:一是描绘传说中的仙山或者表现洞天福地的自然景观,二是描绘作为寻仙访道、羽化升仙等道教画背景的仙山图像。作为表现道教思想的艺术载体,历代国画作品中的仙山图像生动反映了道教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关于仙山的传说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藏有“不死之药”的传说,《史记》还记载了齐国国君“使人入海”寻找仙山的历史;昆仑山是《山海经》重点描述的神仙居所,由昆仑山(瑶池)及西王母衍生出的一系列神话,奠定了后世的神话以及道教神仙谱系的基础,而昆仑山也成为古代帝王求见仙人、祈求长生的仙山。《列子》将“方丈”改称“方壶”,与岱舆、员嶠、瀛洲、蓬莱并称为五山……这些神话传说成为道教仙山观念的重要来源。北宋《云笈七籤》更是将仙山概括为“十洲三山”,成为道教绘画的重要题材。

    国画中表现仙山的图式主要有两种,即“海上仙岛”和“仙山楼阁”。由于寄寓着人们对于仙境的想象,因此画面中的仙山通常都是云雾缭绕、海水环绕、与世隔绝的处所,“云”“海”“烟”成为营造仙山意境必不可少的元素。

    “海上仙岛”图式是在烟波浩渺中表现仙岛仙境。例如,明代仇英《蓬莱仙境图》以工笔青绿山水技法,描绘出茫茫大海上峭崖绝壁、仙阁幻境的福地风光,画面以波澜壮阔的海浪烘托出左右相对的峭崖、远峰,以缭绕的云雾衬托出山峰的险峻与陡峭,用海浪、云雾、苍松翠柏营造出蓬莱仙阁的神奇虚幻。明代文伯仁《方壶图》描绘了在碧波万顷、祥云缭绕中浮现的方壶:在大海中漂浮的方壶是由耸立的山峰围成的海岛;数座道观坐落其上,其中有一座道教宫观位于山峰中央,作品着笔繁谨,设彩明丽。清代袁江的《蓬莱仙岛图》则着重突出了云烟缭绕的仙境氛围,用精美细致的楼阁、雄奇伟岸的山石与烟涛浩渺的大海,烘托出画家通过艺术想象而创作的仙山。

    “仙山楼阁”的图式是在重峦叠嶂之间体现仙山楼阁。例如,南宋赵伯驹《仙山楼阁图》采用“边角式”的构图方式,山石、树木主要集中于画面右下角,近景、中景、远景层次分明;使用连绵不断的山石形象由前向后形成连续的序列,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整体感;殿宇掩映于山石、树木之间,琉璃与栏杆在青绿色群山的映衬下更加绚丽、耀眼。明代文嘉《瀛洲仙侣图》描绘瀛洲山上的楼阁屋宇隐密在丛林深处,或是被云雾团团围着,仿佛人迹难以到达的地方。

    六朝至唐代时期,随着道教的盛行,现实的名山大川逐渐“仙道化”,从而形成“洞天福地”之说。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洞天福地所寓意的仙境更加具有现实性。在这里可以辟洞修行、采药炼丹,更可以寻仙访道、遇仙升仙,洞天福地作为现实自然山川与神仙世界紧密联系的地理空间,因此而兼具宗教性和艺术性。

    道教“洞天福地”的绘画和通常的山水画无太大区别,但是在细节上会有所表现,也增添了更多寓意。例如,相传为五代董源所作的《洞天山堂图》,大山耸立,气势雄浑;下方左侧描绘了道教宫观建筑,右侧是瀑布流水和小桥行人。其中殿宇高耸,其上云雾缭绕;而在云雾与山岭的交界处有大小不一的洞口,洞口透光,表现的就是道教将名山洞穴视为“仙宫灵府”、内有日月光照的观念。元代方从义《神岳琼林图》描绘了道教名山龙虎山的琼林台,前景画林木葱郁,内狭外敞的水口向内深入;中景竹林房舍隐见,左有隐士策杖登台;山峰拔地而起,笔法率性,表现出龙虎山的生气与超凡。明代仇英《玉洞仙源图》,描绘的是远离尘世的人间仙境,而展现的却是士大夫理想的隐逸环境。画面为奇峰峻岭,苍松翠柏,琼楼水阁,溶洞流溪,云烟缥缈其间,山壑时隐时现。在溪水潺潺的溶洞前面,一位长者临流盘膝、停琴而坐,童子们在不远处摆果奉茶。该画作勾勒精工,秀雅纤细,在幽美宁静之中赋予更多欢悦、明快的色调,颇具特色。这些关于“洞天福地”的画作既是对自然山川的描绘,又寄寓了理想的追求。

    道教有很多寻仙访道、羽化升仙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是道教绘画的重要主题。如果说对于仙山的描绘是对道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图像呈现,那么道教故事画则是对道教修行实践的图像表达。尽管这些故事画属于人物画的范畴,但是画家们通常会以很大的画幅来描绘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也成为道教仙山图像的重要内容。

    例如,元代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描绘东晋葛洪晚年移居罗浮山炼丹成仙的故事。画面以道教名山罗浮山的山水为主体,只在下端对溪畔的人物形象加以描绘;画面重岩迭嶂、丹柯碧树,飞瀑流泉穿插其间;上端两山之间有数椽村舍,为葛洪炼丹处。这幅作品描绘了秋山美景,表现画家寄情山水的隐逸志向。明代戴进《洞天问道图》,描绘了轩辕黄帝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画面突出表现了道教名山崆峒山的景色:左侧峰峦突起,直入云霄,右侧古松茂蔚,老干虬枝。在山谷险道上,身着衮服的黄帝孤身赴洞天问道。画作笔法劲秀、着色清淡,有神秘缥缈、深邃幽远之感。

    从道教神话传说,到现实中的洞天福地,再到作为道教实践中的现实场景,道教仙山图像蕴含了多层面含义,反映了道教思想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层面的仙山图像,展现了道教思想对于“道”与万物关系的阐释。仙山由传说的仙境,逐渐演变为现实自然山川的洞天福地,成为沟通人、神的途径,成为道教修行实践的场地,国画中的仙山图像仿佛是“微缩的道教天地”,不仅体现了道教对自然山水的崇敬,也反映了道教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主导的审美思想和理想追求。

    (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来源:微言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