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润教·线上大讲堂】吉林文脉丨长春有座百年公园

来源:     时间:2025-02-14 15:03:16     【字体:
 

在长春

有一座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公园

 

可能每个长春家庭的相册中

都能找到有关这个公园的相片

每个长春孩子的记忆中

都收藏着关于这座公园的片段

 

这座公园

就是胜利公园

 

一百多年里

它曾更换过许多名字

改变过许多次面貌

 

它的发展史

不仅承载着一代代长春人的宝贵记忆

也浓缩着

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发展变迁

……


 

头道沟

 

这座公园的身世

要从百余年前

长春北部的一条河流说起


长春旧城北

有两条注入伊通河的小河

人们把它们

分别叫做头道沟”“二道沟

 

昔日长春支流水系图 图据《长春市志》


其中的头道沟

发源于当年的任家屯

(今北安路与白菊路交会一带)

流过新发屯、六合屯、新立屯

最终流入伊通河


当时的头道沟、二道沟沿岸

除了少量的农户人家

就是一些耕地

沟渠两岸,树木葱茏

一派田园风光


昔日长春的头道沟资料图片


两条河流的面貌

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而被彻底改变


1898

沙俄在长春二道沟北汊

修建了一座火车站

以长春旧城的别名

命名为宽城子火车站


1907

日俄战争结束后

日本侵略者

又在头道沟

修筑了一座新的火车站

命名为长春火车站


与此同时

他们在火车站前的附属地

规划了这座公园的位置


1913

满铁为了保障公园的顺利施工

通过各种手段

将常年在此居住的居民赵洛天收买后

攫取了这片土地


农民赵洛天的宅基地 资料图片


在此之后

满铁聘请了

日本知名园林设计师白泽保美

对头道沟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用半年的时间

完成了公园的设计方案


此后把泥潭拓为湖泊

将水沟改为溪流

湖心堆岛、岛端建桥

并修建了休息厅、椅凳、厕所等设施

在头道沟的土地上

一座崭新的公园

呈现在世人面前

 

西公园


1915

满铁日文报纸

《长春商业时报》

刊发了这样的报道

 

经过5个月的推土修路、栽种花木

完成既定的土方量

一座原生态的公园开始纳客

 

长春西公园正门旧照 资料图片

 

这一年

也被人们作为

这座公园的正式起点

 

因在东斜街

曾修建过一座东公园

这座公园则被命名为西公园

因地处长春头道沟

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头道沟公园

 

此后的时间里

公园中陆续建起了花坛、温室、喷水池

以及儿童游艺设施

风景优美、设施齐全

号称满洲第一公园

 

长春西公园旧照 资料图片

 

《长春县志》记载

园之地势、平冈相错

中有溪水一泓,可分二支

……

 

加以人工修凿

掘成数泡

或备小船、或栽莲花

冈上遍植各种树木

树荫之下均设有坐具

……

 

又筑小石岛一

上植松、柳等树

布以各色电灯

忽明忽灭,灿然可观

岛下有池

池置喷水机

上有瀑泉,泉水下激

机轮旋转,轧轧作响

 

长春西公园内的喷水池旧照 资料图片

 

在公园的规划中

以湖水为主要景点

湖水分为南、北两片

南片为主、北片为辅

 

湖水把公园隔成东西两个区域

东部为动物和林苑区

西部是儿童游乐区和文体活动区

 

长春西公园旧照 资料图片

 

但这座公园

并不仅仅是一座

供人们休憩游玩的场所

 

为了宣扬军国主义思想

纪念日俄战争的表忠塔

纪念宽城子事件诚忠碑

先后在这座公园中建起

 

公园中曾建起的表忠塔,又称海军忠魂塔,用于纪念在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中死亡的日本军人,也是日本人在长春修建的最早的纪念碑。 资料图片

公园中曾建起的诚忠碑,用于纪念1919年发生在长春的宽城子事件

该事件为日本为支持奉系军阀张作霖兼并吉林制造的事件,驻扎长春的吉军与驻守满铁附属地的日军爆发军事冲突,双方数十人死伤。 资料图片

 

伪满洲国成立后

这座位于城市心脏区域的公园

成为日伪统治者

重点打造的橱窗

 

在公园中遥望当时的关东军司令部”  资料图片

 

曾在1934年访问长春的

德国记者恩斯特·柯德士记述:


西公园

是一个完全按欧洲风格

修建起来的公园


绿水依依的宽大湖面波光粼粼

不少游人正兴高采烈地在

湖面上摇桨荡舟


围绕湖面

种着一排还十分年轻的垂柳

阳光下,翠绿的柳条随风戏水

倒影在泛起涟漪的湖面上

更显婀娜多姿


西公园旧照 资料图片


多个小湖泊错落有致地

呈链条状连结在一起

湖泊最窄的地方架有小小的拱桥

连接着两岸

……

公园的黄色路面保养得很好

路两边长着小草

有一个小小的喷泉

甚至还建有一个猴笼


人们可以尽情地惬意地享受休闲时光

不过

穿破衣烂衫的贫穷苦力

则不允许踏进


伪满时期的西公园旧照 资料图片

 

儿玉公园

 

1938

伪满新京特别市

根据提议

将西公园改名为

儿玉公园

 

目的是纪念

日本陆军大将

儿玉源太郎

 

他曾以满洲军总参谋长身份

参与日俄战争

并曾在满铁设立之初

担任委员长

被认为是满铁实际的创立者

 

松冈洋右(前排右1 满铁总裁)、儿玉秀雄(儿玉源太郎之子)夫妇(前排中、左1)、北村西望(后排单立雕塑家)等人与儿玉源太郎铜像原型合影 资料图片

 

19381023

儿玉源太郎铜像铸成

并立于公园正门的广场处

 

铜像由日本雕塑家

北村西望设计并监制

 

在设计方案中

儿玉源太郎

头戴法式圆柱军帽

身着日俄战争时的制式军服

腰佩长刀,肩披斗篷

乘马向南行进

并做举手侧脸向东致礼的姿态

 

儿玉公园时期的公园正门 资料图片

 

这座雕像并没有伫立许久

几年之后

穷兵黩武的日本侵略者

逐渐走向了灭亡之路

 

1945811

儿玉源太郎的塑像头颅

被中国民众用钢锯锯掉

 

几天之后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座铜像被中国民众推倒

四脚朝天地

倒在荒草之中

 

与此同时

长春及周边各地聚集而来的日本商民

纷纷涌入公园中

公园里到处都是地摊、席围、草棚

到处可以听到

男人的嚎叫、女人的哭啼

 

这座公园

一度成为乱哄哄的

日本难民营

 

鲁迅公园

中山公园

 

在苏军进入长春期间

这座公园曾被短暂改名为

鲁迅公园

 

国民政府接收长春之后

公园则被改成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时期的公园入口 资料图片

 

因国民党忙于发动内战

公园长期无人管理

小桥、秋千、木马都被破坏

 

腥臭的湖水干涸大半

几座湖桥

有的倾斜、有的塌裂

 

湖面上船只不见

湖水变绿发臭、杂草丛生

成为一座荒园

 

而国民党还在公园东门前

修筑了一座两层楼高的碉堡

企图将这座公园

作为负隅顽抗的堡垒

 

胜利公园

 

不过

人民的胜利势不可挡

长春解放之后

这座公园

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

 

此后

这座公园的名字

被改成了我们熟悉的

胜利公园

 

1949

长春人民拆除了门前的碉堡

清理了破败的园林

一座崭新的公园拔地而起

根据回忆

 

为了迎接五一

公园门口装饰了巨大的红色五角星

公园内部

新砌的花坛吸引着漂亮的姑娘

喷水池喷出花状的水柱

童年的旋转木马又再次唱起了歌

吱吱呀呀转了起来

 

20世纪50年代,胜利公园的美丽景色资料图片

 

长春市委、市政府

则动员了各单位职工3000余人

清理了胜利公园的湖水、淤泥

和遗弃在湖水中的弹壳

在几近干涸的湖泊中

重新灌注了清水

让这座公园

重新恢复了波光粼粼的一片生机

 

为了纪念

在飞机失事中牺牲的方华烈士

昔日的表忠塔

被改建成为方华烈士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曾在文革中被毁

又于20世纪80年代

重新伫立在公园的苍松翠柏间

 

1949628日,方华因飞机失事而牺牲。同年,这座纪念碑建造完成。原碑曾于文革期间被毁,现碑为1980年重建。 资料图片

 

公园正门

则树立起了

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

成为无数游人的留影地

 

胜利公园正门处的毛主席画像旧影 资料图片

 

19707

原来画像的位置

树立起了一尊6.8米高的毛主席塑像

白色的塑像高大伟岸

主席的神态亲切祥和

 

此后的很多年

这座塑像始终是长春

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

许多人都曾在这里拍照留念

 

1978年,公园正门处的毛主席像 资料图片

 

你未必知道的那些细节

 

这座有着百余年历史

收藏在无数长春人记忆深处的公园

还藏着许许多多的细节

 

公园如今的百年陈列室

也就是长春西公园事务所旧址

曾是赵洛天的老宅所在地

还成为《人世间》的取景地

 

长春西公园事务所今昔对比 资料图片

 

百年陈列室门前

整齐排列的石羊、石虎

则出自金代贵族墓地

 

伪满时期

它们曾摆放于当时的顺天公园

(今长春德苑)

1954

被搬运到胜利公园

 

百年陈列室门前的石虎

 

这里曾是长春重要的动物园

 

公园内部

伪满时期建设的鸟禽笼

曾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

 

1954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途经印度时

曾送给尼赫鲁两只丹顶鹤

其中一只

就是从胜利公园挑选的

 

直至1987

根据统一安排

园内的全部动物

才搬迁至长春动植物公园

 

伪满时期,公园中的鸟禽笼 资料图片

 

这里曾是长春重要的冰灯展览地

 

1964

这里举行了

长春市第一届冰灯展

园内观者如潮

 

曾参观过展览的老人

直至几十年后

仍对当年的盛况记忆犹新

 

当时的天气非常冷

可是人们都争相去看

像水晶宫一般的冰灯

携妻带子的人们

把胜利公园围得水泄不通

也不知是人多的缘故

还是冰灯美得让人陶醉

个别人竟忘情地解开了衣怀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

这里曾多次举办冰灯展

到胜利公园看冰灯

曾是长春市民

重要的业余文化活动

 

2007年,公园内的冰灯展览 资料图片

 

这里曾是长春重要的冰上运动基地

 

西公园时期

这里的湖面上

就曾在冬季成为市民滑冰的场所

 

西公园时期,在冰上运动的市民 资料图片

 

1956

长春迎来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冬季盛会

第三届全国冰上运动会

为了迎接这次赛事

长春再次整修了

位于胜利公园的滑冰场地

二层看台、主席台一应俱全

 

这次全国冰上运动会结束后不久

长春市业余体校就正式成立

其主要训练场地就设在胜利公园内

它也是新中国第一所

开展少年儿童冰上业余训练的体校

 

第三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开幕式 资料图片

 

几十年前的冬天

曾有一群孩子们

在公园冻冰的湖面上

一圈圈地训练

 

这群孩子中还不知道

在他们当中

将会诞生两个家喻户晓的明星

 

一个为中国冬季项目

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

她叫叶乔波

她的故事,曾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

 

另一个则出演了《渴望》等

一系列影视作品

她叫张凯丽

她的作品,更成为无数人永恒的记忆

 

这里更收藏着一代代长春孩子的童年

 

作为公园的核心区域之一

儿童游乐区域

收藏着一代代长春孩子的童年

而在这里

最为著名的

无疑是那座历史悠久的电动旋转木马

 

这座电动旋转木马

建设于1936

曾是这座公园的重要象征

东北近代史专家于祺元回忆

 

当时的西公园

是数一数二的好去处

骑在飞旋的木马上

可以听见音乐

在木马的背面

还设有专供儿童洗手的盥洗台

一些游玩的儿童

常聚在这里洗手洗脸

 

无数长春孩子记忆中的旋转木马 资料图片

 

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这座木马

仍然是长春孩子的最爱

根据老长春们的回忆

 

那些木马年深日久

表面被蹭得锃亮

地地道道的包浆醇厚

木马有死马活马之分

死马只能转圈

活马则还能上下运动

这才是男孩子们的最爱

所以游戏开始时大家都是尽量地去抢活马

 

直到1999

这座电动木马

才最终被废弃

 

2015年的胜利公园 资料图片

 

如今的长春

已经拥有各类公园555

而胜利公园

无疑是极为特殊的一个


一百多年的光阴洗礼

一百多年的记忆堆叠

让这座古老的公园

满载着人们的宝贵记忆

 

今年

这座公园将迎来建成后的

110个年头

这座阅尽沧桑的美丽公园

还将把自己悠长的故事

代代讲述下去


参考资料

长春胜利公园 《胜利公园百年回眸》

王新英 《长春近代史迹图志》

房友良 《长春街路图志》

沈燕 《伪满遗址》

长春市规划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春》

越泽明 《长春城市规划史图集》

恩斯特·柯德士 《最后的帝国》

 

来源:吉林文脉